2012-02-07

思緒遊走 – 展覽、佈置、話語權、等等



台灣一個二人設計組合「版語空間」[1],在他們的店舖內擺了一個小小的物件展,名為「普通.美」。

展覽擺放了一些日用物品:剪刀、箕、杯、掃把、水瓶、小椅整齊,細緻,精巧。錯落有序地展示著他們在街頭巷尾搜集得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東西。展覽在台灣,我當然地不在現場,然而展覽似乎很親和,是那種陽光午後,文藝青年會流連拍照的展覽。過後他們還把每一件物品好好地拍攝下來,出了一本書,就叫「普通.美[2]。這種展覽,在香港早年大行懷舊之時也有過:把一切地道的家品、工具祭出,多數也是由一兩位設計師或藝術家牽頭,要為生活中默默貢獻的物品討個公道。

其實我覺得這些照片有「更唯美」的空間

本來,當我在書店遇上這本書時,應該是見怪不怪地放下,然而,「普通.美」這個項目有一點挺吸引我──以「美」由為計劃的切入點。「普通.美」與一般設計項目有點不一樣:不打算大談「功能」,沒有專業勾勒的圖表說明一隻膠杯的人體工學。它開宗明義,要展示「美」。這個展覽、這本書、這個計劃內的「展示」,都是通過清脆的技巧,表現「美」。對初涉視覺語言的人士,這個計劃可說是顯淺地指出「展覽」、「展示」的權力、有話語權的人「point his finger」的力量,以及把弄視覺元素可以得出什麼亮麗的效果。別誤會,我對這個計劃沒批評的意思,反而覺得挺舒服的──這個年頭講「美」,太可親了。

自杜象以後,什麼都彷彿很美。只要通過一些人的話語──策展人、藝評人、藝術家、場地主人,走到一些空間──畫廊、藝術館、展示台、畫框、木座在網頁內,計劃主人這樣形容:「它們沒有設計師或品牌的加持,黯淡無光地存在著──「加持」,實在用得十分貼切。因為展場之內,藝術的話語權無處不在;展場之外,藝術家步步生花,介入不同空間和群體之中。又或者,別把這算入藝術的賬,改為算到「展覽」的頭上。儘管這是電腦屏幕內的時代,「展覽」、「展示」的力量,依然主宰一件「物」的價值[3]和意義。在當代藝術展覽場地多走幾趟,不難發現,藝術在賣技術、賣概念,更賣那種白盒子內氣場肅穆的展示技巧。在白牆和射燈之下,「美」就出來了,儘管只是「普通的」。

 這種焦慮的解決方法,是對觀眾餵食THE STORY OF ART一本。
每天一次,每次一頁。

前人嘗試過很多方法:公共藝術、社群藝術、開放式創作我們夢想著沒有高牆的藝術,所以向藝術擲石頭。然後我們擲的石頭,又堆成另一道高牆。

你最後會發現:愈要愈要愈要自然,愈見愈見愈見權力的痕跡。
我們又回到有關「光環」的旋渦之內。


PS
這本書可以在油麻地kubrick買到,但我不知道價錢。因為當天在午餐和伏爾泰之間我已經選擇了伏爾泰,如果再買書便要放棄我的晚餐了,索性價錢也不看。
順帶一提,油麻地kubrick裝修完畢非常舒適,大家必定要逛逛。



 文: JoeGo Chan

JoeGo Chan: 學萬樣事情,通萬樣道理,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逢星期一於Vapin 發表,最近經常欠交



[3] 不是「價格」,因為現在價格和價值兩者相差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