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9

那些年那些事:情迷午夜巴黎


活地阿倫

活地阿倫新作「情迷午夜巴黎」,對熟讀20世紀初文藝史的人士而言應該是小菜一碟,不,可能只是幾粒花生。然而這幾粒花生對我這後輩已經足夠回味三日。
故事大約為:屈屈不得志的美國文藝中年與中產口味、俗套膚淺的女友及外父外母一家遊歷巴黎,對當地的文藝氣息十分響往。一次午夜漫步時找到方法穿越時空回到20年代夜巴黎,與藝術家們對談、與大文豪爭女仔,從此厭棄現代世界。然而輾轉之間驚覺「一代不如一代」的想法其實消極,於是決心回到現代,放棄美國定居巴黎,開展人生新一頁。

 活地大叔一向喜歡自編自導自演,就算不擔正男主角,也會為自己找個插科打諢的角色過過癮。然而活地阿倫已經 七十有六(應該叫活地伯伯),他的自編自導自演癖也有點力不從心了,於是請來Owen Wilson當男主角。他雙手插套邊走邊說的神態,活脫脫是活地阿倫的年輕兼靚仔版。「情迷午夜巴黎」擺明車馬地滿足文藝青年的終極幻想:與海明威喝酒,跟達利和雷曼聊天,在夜夜笙歌的20年代巴黎街頭慢步。若板起面孔認真評論,「情迷午夜巴黎」對比活地阿倫過往的作品,只是保持水準的小品,但抱消遣心態入戲院的話,大可玩「數明星」和「數名人」。當中最神似的,我會選Adrien Brody演的達利,那個神經質的模樣叫人會心微笑。


Adrien Brody in Mid Night In Paris

在戲院時已經好奇電影中的時代到底有幾分真實,回家後便略略考證。我以男主角遇上Hemingway為準,其時Hemingway於巴黎居住、與F. Scott Fitzgerald成為好友,屈指一算,時為1925至1928之間。而達利的第一次巴黎之行是1926年,所以電影的年份應介乎1926至1928。最後,在網上搜尋到Picasso被Gertrude Stein批評為「資產階級品味」那幅晝完成時間為1928年,所以電影的時間設定該為1928年之後。除了做點小考證,也可以點進IMDB,裡面詳細列出了電影內位位傳奇人物,當中每一位都有不少文字記載及分析。若然不熟悉那年代,可以把這套電影當作玩味性的研讀入門。

 整套戲最讓我著迷的是個Gertrude Stein,一個短髮粗壯的中年女人。 她是一眾文學家的導師、畫家們的密友,她是愛好喜、支持者、評論者也是收藏者,同時還是一位重要的旅法美藉詩人。而且在藝術品還未被社會接納為「藝術品」時,她就開始收藏立體派和野獸派的作品。不同領域的文化、藝術、音樂角色都聚集在她的私人沙龍,交換心得或相互批評。可以說,之所以有這種代代傳誦的社交場面,偉人與偉人之間的情誼,Gertrude Stein是穿針引線的角色。你我都有機會見證藝術的誕生,然而可以親身孕育藝術的,該是指如Gertrude Stein般置身時代的風眼之中。就在今件的5月21日至9月6日,三潘市MOMA舉辦了The Stenis Collect展覽,展出Stein家族收藏的一系列前衛藝術品。網頁內對Gertrude Stein及其家族有詳細的描述,並分析了她對當時前衛藝術家的影響。


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 by Picasso, 1906

個人經驗而言,巴黎一點都不討好。特別是車站人員懶散及不肯說英語兩點,足夠令窮旅客死去活來。也許活地阿倫實在愛巴黎,這個城市在他的鏡頭下,日出下雨都漂亮。然而,巴黎也是不少文藝青年的英雄塚。例如戲中男主角遇上的20年代美女,自稱與之有一段情的意藉畫家Modigliani。因為這位意大利英俊畫家雖然醉心創作但銷情慘淡,而且畢生體弱。最後惡病纏身,1920年因病和藥物而死,終年36歲。更別提梵高──他死於1889年,正是完成電影海報上的「星夜」後一年。事實上每個人在巴黎成名之前,多少也過了點苦日子。電影的說教比不上現實的殘酷,黃金一代也是不少藝術家埋沒一生的年代,每個成就大人物的城市,都有著「一將功成」下的白骨。


推介書本:
Hemingway稱讚巴黎是一場「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他本人也著有一本同名回憶錄,講述年輕時在巴黎生活的種種。而我要推介的是一本真正的,考究20世紀初幾場不論食客與食物也讓人回味無窮的宴會的文學作品。由Suzanne Rodriquez-Hunter著:《巴黎-永不流逝的饗宴》(Found Meal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Recipes and Anecdotes from 1920s Paris)。通過回顧當年宴會,訴說那些年那些人的生活,而且可以根據書中的食譜,煮一桌相同的食物。只可以說:這本書,不論可吃或不可,同讓使人垂涎三尺。

文: JoeGo Chan

JoeGo Chan: 學萬樣事情,通萬樣道理,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逢星期一於Vapin 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