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所及,日本創作首推文學都精於表述個人情緒的底蘊,還原一些細膩的感覺也到位。及此,說故事二流,說人物一流是筆者對日本電影的感覺。今天先不著筆於此,且看兩段動畫小故事,便明白後感所寫關於新海誠「再現」的觸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前看千與千尋 making of,片中說起了一段繪畫與再現的故事。
由於龍是由九種動物虛構而成,龍的嘴巴就是擷取自狗,宮崎駿指導一班年輕畫師要把龍進食丸子的模樣畫得像狗一般。依他所示,狗的嘴巴似要迎接食物的香溢,就連餵食者的手也要一併吞嚥般吃起食物來。嗄嗄的聲音,頭邊搖邊把食物送往喉嚨中,好不快活與乾脆。
一段四五秒的畫面,畫師們就找來了一隻小狗,觀察又研究起它的吃相,希望再現這吃相,並置入動畫中。未幾,畫師就像體驗了預言般,既感如獲至寶,又感紅海在摩西眼前分開的驚訝。
這段畫面的再現,就是千尋為拯救白龍時,往它嘴裡塞苦丸子的畫面。
![]() |
千尋餵食白龍的一幕,參考了小狗以嘴迎接食物的吃相 |
導演逗笑的說: 「什麼?你們沒有看過狗的吃相嗎?嗯,難怪了,這裡是大城市吧。」
當然,筆者都是出埃及時的僕人,看到狗吃相時的模樣,再看動畫師再現狗吃相的能力,也一樣看到紅海高聳入雲的驚為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前看攻殼機動隊:無邪 making of,片中說起了一段年輕人喪失身體感覺的故事。
![]() |
不具靈魂的人偶動作,不要以人的角度作畫 |
當然,筆者都是吃了毒餃子,看到創作人的憂慮與提點,再看看新世代以手指知曉世界的「霸氣」,也一樣呆得入目三分、警惕三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筆者甚欣賞新海誠對捕捉、再現、定調、濃淡的把握。情味拿捏,順手沾來,皆有情致,直比音韻。雨水敲打在不同物料上的聲音再現;光線把景物擦得明媚動人;物件本身的重量、質感都似畫出形而上的理解透徹。心思細密,著筆細小。
觀者只看<言葉之庭>的環境戲,從小景、中景到遠景都觀察無微不至。小景中一片葉子上精螢透白的雨滴,拉往中景的小鳥輕啼,再拉闊至一個「媚」得茶飯不思的陽光遠景。<言葉之庭>不斷以景說情,情中卻隱密了難言之忍,滲滿不安、期待與無奈。情感的著色不濃艷,男女卻是動了真情。這場有情男女的追逐與邂逅,即以距離的遠近而感到甜密與幸福。
![]() |
秒速 |
然而,如果說男與女的相遇是一個乘號,交匯點重疊的前奏,總會心生了對幸福的憧憬。如是,欣賞新海誠的電影,總覓得那份生澀純真的情愫,及此,校園戀愛中男女方的情深追趕夢中人,存藏心靈中渴望或擁抱對方,冀昐所付出的愛能獲回饋,即使是一聲回音,也感牽腸掛肚,又感纏憂擾夢。
<言葉之庭>是一首追逐的詩篇,筆者驚嘆新海誠對事物與情感的再現。人物細緻的內心告白,似是去蕪存菁後的精煉對白,例如男主角秋月對女角雪野的不解,就以「玻璃玩具」形容。秋月在半點氣餒中鑽進了自己的造鞋世界中,只是雙方渴求進佔對方心底裡的洪溝,未及許下諾言,己有默契在雨天守候。未曾說過我愛妳的媚俗,卻有溢於言表隨時守候妳的信望。
誠如以乘號代表一場戀愛,接觸交匯只是一點,心靈的熱絡也已暖透全身。一個雨季,雙方發出共嗚,打開心扉。雨季過後,憶起他日點滴,沒有一絲抱歉與愧疚。昂首闊步,祝福在視平線上遠方的她,期盼他日再與她相見。有心人的豁達與受方的回應,是存藏內心的浪漫。
比較<秒速五公分 >,
<言葉之庭>以聲、色、樂、節奏都更趨明快與成熟,後段男女的表白,看得人全身都長疙瘩,有女朋友的自然摟住女朋友,沒有的自然要摟起一個抱枕或在鄰觀眾。這份溫度的傳遞,又豈是表白時的無情雨可以阻擋?
Text:Jos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