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8
簡單做菜不簡單﹣焗蔬菜
小時候總愛吃香口食物,愛吃濃濃味的肉類,可是近年隨著年紀增長,卻愈來愈愛吃蔬菜。大概是近年下廚多了,接觸多了新鮮的蔬菜,覺得摘下來了還有生命的瓜菜比死死的肉類可愛得多的原因吧?隨著多吃蔬菜,就連便便的質素也改善了許多。從前也愛吃水果,可是那舒暢的感覺跟多吃蔬菜原來大大不同。多吃蔬菜,是種把身體裡不好的全都排出去的感覺。
話說有次在間正經的西餐廳晚飯,點了主菜以後還可選一種配菜,嫌薯蓉太飽膩,最後選了焗蔬菜,一吃之下感覺不得了。碟中有茄子、蕃茄和菠菜,竟是冷的;皺皺又帶點金黃的表皮,一吃下去卻知道它確是從焗爐恰到好處的焗出來。一向不喜歡還帶青味的熟蔬菜(生的還好,熟的蔬菜青味總讓人覺得怪怪的),可是把瓜菜如此焗過以後再雪凍,大概因為蔬菜的甜味被濃縮起來,青味就全部消失了。那刻一吃之下,就決定要在家自己做一次。
恰巧家附近雜貨店旁邊有個老伯伯經常賣著各種時令蔬菜,便跑下去幫襯一下,買回來了紅蘿蔔、翠肉瓜和本地蕃茄,再到街邊的菜檔買條茄子。回家上網找找焗蔬菜的食譜,卻發現大多都是焗洋蔥與薯仔,最後只好稍為參考一下,然後用自己的方法去做。一拿起材料之下才發現,原以為很簡單的焗蔬菜其實有許多細節要好好處理,否則便會令成品變得很差。例如紅蘿蔔比較難熟,要切薄一點才能用同一時間去焗;蕃茄要直切(平常多數都是橫切),中間的核才比較不容易掉出來;茄子很吸油, 上油時不能用拌的,應該用掃的;焗完在放進雪櫃之前,要等蔬菜稍稍冷下來才能再加第二次調味,否則瓜菜還熱會把調味都吸進去,影響濃濃新鮮甜味變得沒有層次等等等等....果然煮食之前還是要好好和可愛的食材親近了解一下才好。
焗蔬菜 (vegetables in oven)
(其實用甚麼蔬菜都行,但瓜類的味道濃縮後比較好吃)
1. 將瓜、蘿蔔類切段,大約1.2至1.5厘米厚左右,比較難熟的如蘿蔔要薄一點(瓜類切太薄會失去水份)
2. 把橄欖油和胡椒碎及鹽少許拌好,用掃掃到瓜菜上,排好在烤架上。(油、胡椒和鹽一定要拌好才掃,焗時味道才會和蔬菜混得好;一定要用烤架,用烤盤的話蔬菜底部會難以收乾,容易導致出水)
3. 預熱焗爐至攝氏200度, 溫度到達時把烤架上的蔬菜放進焗爐,上下火加熱風焗十二至十五分鐘。
4. 焗好以後放涼(其實熱吃也很好吃!),平舖盤中加上少許黑醋及南瓜籽油(橄欖油亦可),最後磨少許鹽放進雪櫃雪涼,便隨時可作小吃、前菜或肉類的配菜。
食材售點:
紅蘿蔔:$2/條 大角咀道/雜貨店側老伯處
翠肉瓜:$3/條 大角咀道/雜貨店側老伯處
本地蕃茄:$5/兩個 大角咀道/雜貨店側老伯處/本地種
茄子:$3/條 大角咀中滙街/街角菜檔
文、攝、煮:Ron Lau (是哦,今次是我)
特別號不定期於VAPIN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