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0

評 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法國北方布夫劇場彼得‧布祿克的《魔笛》

 捨棄豪華舞台設計,刪減次要角色,音樂方面由一部鋼琴取代連整個管弦樂團,這部來自法國北方布夫劇場,彼得‧ 布祿克改篇的《魔笛》展現歌劇的潛在可塑性。

場刊中彼得‧ 布祿克的訪談如是說:......學術性的處理方法與莫札特作品的精髓並不相容。過去30年間我看過許多版本的《魔笛》,發現戲劇顧問和舞台設計都很重視視覺效果,我卻認為是過份壯麗。《卡門》也經常發生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

筆者對此深感認同,看過數個版本的《魔笛》,通病也是熱鬧有餘,台景盡奇幻之能事,看著總不是味兒,因為其實最有想像力是音樂本身,如硬是要於舞台上將之形象化很大可能是downgrade了。

(若有興趣於過份壯麗如何帶來本末倒置的情況,可參考2006年之電影版,沒有舞台局限之下,大量導演以為很有想像力的無謂影像充斥全片,分鏡剪接的幼稚更嚴重破壞節奏,原為靈魂之音樂淪為不堪影片之配樂,是為本末倒置:http://www.youtube.com/watch?v=oT0fO32vkJE&feature=BFa&list=PLA7E62C9B45B103E0&lf=results_main

這部刪減角色後的《魔笛》,剩下來的角色結構恰巧如同為本屆香港藝術節另一部莫札特歌劇《女人心》接近--兩對年輕男女加一對年長的。雖然因刪減角色關係而令一些支節情節有所修改,這無損本劇的完整性。因角色經過刪減,筆者先嘗試以角色作為切入比較改篇後的版本,再談音樂。





王子Tamino

角色設定為王子的他並沒有任何過人之處,僅為一個帶有高貴血統的年輕人。原版《魔笛》的開場就已經為其去英雄化,先寫其無力抵抗魔龍而被嚇暈,然後魔龍瞬間即被及時出現的三位巫婆三兩下手勢收拾(明眼人一看就知是設局),王子顯得能力有限,絕非英雄。

布祿克版本於開場減了此兩筆戲謔,令其角色設定較完美。

本來王子跟捕鳥人就是屬於兩個世界的角色,階級分野頗為顯著,各自的歌曲也有不同風格,放於布祿克版本,王子竟然懂唱捕鳥人的主題曲,你來我往,使二角色拉近,點出他兩的共通點是年輕。



公主Pamina

於今次濃縮版本中較諸原版更成為重心角色。

故事分為兩條感情線--王子公主(Tamino,Pamina)及另一對捕鳥人(Papageno,Papagena),捕鳥人那條Papageno不用說是一枝獨秀,至於王子公主那部份,筆者以為公主Pamina肯定較吃重,什至成了整劇之重心:首先,王子因刪減了三巫婆關係下半場無什發揮,受劇情"遇上任何事也不可開聲"之誓言考驗下,更等同廢了武功;說回Pamina,整個故事先由她被軟禁開始;見了王子一眼後又即分離,接著對內要面對不可理喻的母后,對外又困於(以為)被愛人離棄,更幾乎自殺(巧合地捕鳥人亦企圖自殺)。可以說下半場是圍繞Pamina來推進。


捕鳥人Papageno 及 Papagena

Papageno只有些微刪減,角色性格並沒改動,這要也要多謝莫札特將此角寫得太徹底了。

Papagena於首度相遇新增一段詠嘆調,強調其以老太婆面目示人,反而刪去以青春面目一閃即逝那幕,至結局更使筆者認為鈴聲使本來是老太婆的Papagena重拾青春。









夜后

歌劇史中鮮有一個角色如魔笛的夜后,全憑兩首華麗的花腔,縱使整劇出場只有三次,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現代手法中是否需要加入更多發揮,筆者有保留,夜后之所以神秘在其行縱極少,出埸又必華麗,觀眾嘆為觀止之際,卻話也不留半句的消失。






Sarastro

有別於原版之高高在上,刪減角色的情況下更落手落腳,顯得平易近人,結局改為感化夜后並非消滅,來得合理,令此代表智慧之角色更有說服力。這也是一位年紀成熟仍保持心境青春之Sarastro。










音樂

歌劇迷肯定是不爽的了--沒有了管弦樂團,還刪去好些曲目,其中有些以刪短保留。

歌劇史中鮮有一套像《魔笛》般如此多變,幾個角色分別有各自風格的咏嘆調,幾乎每首皆可獨立成篇,輪流放於劇中,組合起來也毫不排斥,更是渾然天成。

莫扎特歌劇之另一特色,除了將角色之性格情感寫得深入,連宏觀的場面調度也寫了進去,可以說是以音樂就導演了整劇。

本來莫扎特將《魔笛》寫得環環相扣,似是一個音符也改不得,是次改篇有減有加:先是大膽删去一些角色,連同相關曲目也得删去;再省去管弦樂團;由鋼琴潤飾曲與曲多出之空間。

僅以鋼琴作伴奏當然有其局限,即使盡量不以原有管弦樂之效果作對比,以下兩首咏嘆調是筆者認為是次伴奏較弱之處,分別是王子"你那充滿魔力的笛音多麼響亮(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及夜后"憤怒的火焰(Der Hö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

前者竟連笛也省掉,其實笛聲於此曲用得妙,由開首伴奏至中段王子愈加悲觀,笛聲依舊樂觀輕快,如同跟王子對唱,至最後魔笛成功引導王子走向希望,此處筆者認為應保留笛聲,因笛已經超越伴奏的而成為角色了。

後者的局限非戰之罪,著實原版之伴奏太厲害,帶有魔幻色彩的狂風暴雨是鋼琴不能成就的,是次僅有鋼琴襯托的演出更着意描寫夜后法力漸失。

除以上兩曲,音樂中最大改動莫過於大幅刪去序曲陽光戰勝黑暗之部份,預視了Sarastro不以陽光為象徵,亦非原版般跟夜后水火不容,而以人性智慧去感化夜后。

這輕巧的鋼琴配樂也有可取之處,一來專心做伴奏,變得更強調人聲;二來於串連整劇的完整性也下了功夫,例如曲與曲之間就新插入不少莫札特所作的鋼琴奏鳴曲,零碎散句組合顯得隨想即興,為這部放棄華麗外衣的演出注入更內在的靈感,筆者認為不減神髓。


結語

總括而言,筆者不用上有關歌劇太技術性的字眼,因這版本應以劇場視之,簡潔衣著助演員自由跑動,舞台上去除誇張怖置,鋼琴帶有音樂盒感覺的伴奏,令目光重新注視回演員的歌聲上,彼得‧ 布祿克以簡約的形式提煉的《魔笛》比很多原版演出更接近莫札特的靈魂。




文:chengkaw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