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0

這校園、這班房、這走廊、這禮堂 2 _ 淺談視覺藝術啓德校園

九龍九龍灣觀塘道 51 號前皇家空軍基地(啟德)職員宿舍連食堂

始建於1934年的前皇家空軍基地共有兩座主樓,分別位於觀塘道50號和51號。
觀塘道 50號當年是皇家空軍總部,51號則是空軍宿舍。1978年,51號移交給
香港政府,改為前稱香港皇家警察的偵緝訓練學校,一直運作至2001年關閉。
50
號在1979年至1981年改為啟德越南難民營,其後多次更名,繼續收容越南
難民,至1997年才告關閉。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盛開的鳳凰木, 曾是很多同學的創作繆思
從校園看到的日落日色

沒有錯,一定沒有錯,這是我大學三年的校園。那兒有開遍紅花的鳯凰木,軟柔的青草。在靛綠間白的古建築下,人會不自覺發春秋大夢。陽光穿過門窗直接照入每一個班房,即使早課沒有精神,在陽光下創作始終最有靈感。藝術史書說道,這些光,象徵神,是萬物之靈,多少我有同感。校園的空間特別,班房外的闊走廊同時是陽台,依陽台上走,有時背著班房,倚著半身圍欄,吸一口鳯凰木的香氣,望著前方啓德一帶,會感覺建築的實在。偶然遠望到西邊啓德機場方向的日落,帶微紅的雲霞,加上一點點微風,這兒本來就充滿了質感。若她真的要離我們而去我最不捨的是她的質感,不是空間。
多少同學第一次步入校園都會被她的樸實原始所震撼,那兒被綠色包圍,只有一條窄長的單程行車路貫穿校園,在繁雜的觀塘道一旁小山上,出奇地與世無爭。
年少無知,記得自己初到校園上課時便曾埋怨上學路途遙遠,而因為校園建在小山中,每天都要花很多力氣在長長的石級上,特別在手持一袋袋上課工具的時候,會倍感無奈;又常比較友校同學身在大商場側邊,放學可逛名店,High Tea,看戲,而我院校舍則在舊式老人屋村旁,每天上課都得穿過幽深的停車場,而對於年輕學子,屋村範圍內根本沒有合適的商舖可逛,要不是在這兒上課,亦不會涉足半步。當時我有被放逐邊疆的感覺,特別是我曾於有名先進的大學讀設計,那兒設備齊全,每年都有電腦及軟件供應商爭先贊助學院使用,同學們只會用到最新最先進的器材,而用上一年左右的「舊」物便會被安排到其他學院使用;大學的工業用機器可比現代世界級工廠,學院甚至可以生產汽車。大家可想像當時的我懷著一個怎樣的心情比較這校園,以前校內最普通不過的機器,在這裡竟然像珍寶一樣,我亦曾取笑這兒的器材比中學還要落後。全校八十人的學院內,竟然只有十部電腦和一部黑白Jam紙打印機,如同學需要影印,要得走下山坡,到屋村內的文具店找婆婆幫忙影印。相較以住學院內有專人負責的印刷中心,跟本無可比性。

我相信若以標準的大學課堂教育去理解,舉例如邀請經濟系的同學每天到這裡上課,他們必定感到萬分無奈。舉例的目的並非想顯示我院的堅毅,而是想証明這校園有著她作為視藝校舍不可取締的特質,讓師生們都樂意在這個空置多年的古建築內創作。不談先進科技,不談現代化建築,每一日都不自覺地體驗於富質感的藝術教育之中,這質感對藝術教育相當重要,它來至歷史建築,社區人文質感,自由的創作空間等,真正以「揼石仔」的方式建成了今日的校舍。親愛的,如果你明白為何經濟系同學不能被安排在這裡上課,你亦應感到為何我們不捨離開。這種理解從建院初時已經存在,並非單純因習慣而來的感情

師生們包括我,在無先進電腦,多蚊,機器不足,無圖書館的情況下上課,理應爭取遠離這「鬼地方」才合理。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學生漸漸喜愛這地方,光榮地開展了大學生活。又漸漸地對這個校舍的優點而感到幸褔。我們開始以藝術的態度發掘出身邊社區的特色(若我們以商業的態度出發,大多可能會考慮如何將這社區及古蹟重建),投入於這社區,每天都會大夥兒到舊式酒家或茶餐廳吃飯。上課累了,思緒混亂了,我們會跑到商場找蛋撻或菠蘿冰吃,然後慢步到公園傾訴藝術創作;系際比賽到來,我們又會到屋村內的舊球場練習。隨著校舍的開放,畢業班的同學可以使用校舍內的工作室,這些工作室由八個同學分用,學院不會過問工作室內的擺設和活動,而且二十四小時運作。同學會自行安排工作室擺設,商討空間運用,到村內搜集舊傢俱等全部一手包辦。具個人色彩及私隠的工作室使同學樂意地在放學,空堂時聚集,互動、討論、創作等,這都對藝術學習相當關鍵。校內老師亦會於閒時到訪,換個氣氛指導同學,尋求於課堂內難以達成的深度互動效果。亦由於畢業班的同學聚在校園內的時間增加,串連起校園的藝術學習氣氛,同學會在校園自發擺放藝術品,於工作室內組織及舉辦展覽,舉辦放映會等,亦同時因生活於此,同學對身邊社區有更緊密的連繫,例如同學會到附近的濕街市買餸煮飯,買生果格價;又會到附近文具店買材料,文具店老闆亦對我們到來的需求作出入貨調整,貨品種類亦多了; 和五金店的老闆相處久了,他都會樂於教導我們買材料上要理解的細節; 大快活的店員會特別為學院的學生提供學生餐,直到我畢業兩年後她們依然會特別關照,有時還會免費隨餐送飲品及雞亦。這些都令學生學習到被社會忽視的社區「人情味」,是珍貴而重要的非物質價值,它與我們互動著,影響著視覺藝術院同學的創作,亦見於我院畢業藝術家的創作方向。依我理解,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的啓德校園並非單純的校舍,除上課用的工作室及對外開放的展場兩大重要元素外,它同時以八個由學生組成的小工作室開始,組織起香港少見的藝術村模式,而亦由於校舍、社區及學生的身份,這藝術村內的單位相當有條件地互動,蘊釀出與社區、藝術、文化相關的成就。



在開放的草地上上漫畫課
學生工作室的實景
學生於早晨在草坪上做運動

在坪石的舊球球練習各球類

學生工作室入伙時的景象

學生利用校園創作的裝置藝術(圖右女士為蔡仞姿女士)

萬青屴教授出席第一個學生工作室(B04)開放展覽Opening


老師及同學利用校舍寛闊的走廊進行課堂討論,善用天然光欣賞油畫

校園亦曾吸引媒體作為拍攝外景的場地


於公眾展覽方面,
以學生畢業展為例,由第一屆開始,學院便成功把原來的校園改裝成為一個可容立全校畢業生,超過60件的畢業作品的展場,學生可以在就被安排的空間進行較長時間創作/佈置藝術品,這對創作關注展覽空間的作品如裝置藝術及大型雕塑有利,這亦是我院學生作品相較其他藝術學院多「空間藝術」創作的原因,每年畢業展都會吸引到很多觀眾參觀,當中包括業界人士,如畫廊老闆,博物館館長及大小媒體等。除一年一度最大型的畢業展外,學生亦可申請使用校舍內的展場作展覽之用,那兒空間大少適中,設備充足,管理優良。已為學生提供過很多不同的機會,協助學生於策劃展覽中學習。同時,學院亦會開設校園參觀,公眾、團體、特別是中小學校可以申請參選校園古蹟建築、展場展覽及同學學習時的情況,很多參觀者都會為這空間感到新奇,有些參觀者更會留於校舍內寫生,拍照等,以藝術方式感受啓德校園。去年仲夏,學院舊生會更連同學院及畢業展單位一同於校園內策劃了一次對外開放的手作市集,吸引大量市民到場參觀。


一年一度的畢業展,對外開放,吸引大量參觀人士

學生正在忙於佈置展覽

視藝院展場亦會進行其他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講座

另一次畢業展場面

同學製作的大型室外雕塑,可以想像這作品不可能在九龍塘本部創作

同學們在院內創作,無需感到壓力,可以做需要做的「傻事。校園內,仿佛藝術是唯一的規矩。這一點,古蹟看來並不介意,亦對於這個重生的意義相當適應同學亦學會尊重古蹟,保護校園。學院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亞太文物保護獎(2009),而期後一年,政府亦將校舍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可見我院以古蹟為硬件,藝術教育為軟件的效益獲得國際性肯定,並有助於提昇建築的歷史價值。直到我校建成我院新大樓時,我才驚覺,早在1934 年,一個沒有考慮藝術學習用途的建築,竟比理應簇新先進的大樓優勝,需沒有座於黃金地段,也沒有電梯,中央空調等現代建築所必備的配套設施,但她像個內斂的老人向著現代的大樓說:「You should think more.




連日來同學積極收集啓德校園相片集, 至今以收集過千由不同學屆學生自發上載的照片
可參閱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361980483847163/361980880513790/ 

近日收到政府不再以低價租用啓德校園於視藝院的消息,而轉以市價公開招租。價錢相較以往高出十倍(每月二十九萬,原為二十六萬一年)。並於今年八月完約。

隨著四年大學(教學)學院研究發展而需要的空間增加,單靠新落成的大樓不論空間的質量和面積都不足,實在令學院同學擔心。近日便有一批同學在九龍塘校舍民主牆張貼作品,以示對保留啓德校園的請求、他們亦於大學校園的公共空間發動展覽,展出以保留啓德校園為題的公共藝術。網上亦有很多由視藝院同學、舊生發動的群組。
學生紛紛發表意見,並吸引到各大媒體注視。

我們站在本土藝術教育發展的立場看,政府的做法無疑是漠視了視覺藝術院多年來的努力,並以行政手段,單純地將學院和其他學科對空間的要求等化。這實在令人懷疑政府對文化藝術的支持只屬膚淺了解而來的低俗口號,把多年累積而來,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藝術學習和展出空間推倒重來,換上冷調,有如一般大學課室的班房設計, 這無疑和政府強調的務實作風相
違。以市價出租校舍亦恐怕是藉口,浸會大學作為公營大學本應辦學的土地就不會以市價計算,若大學辦學用地真的要以市價計算,才符合公平的原則,那麼支付九龍塘地段一帶校園的費用便應該是天文數字。

蘋果日報報導 - 
浸大視藝學生反搬遷

其實政府一直都鼓勵團體參與活化古蹟的計劃,例如2008 年開始分期推出的「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便是一個好例子,計劃推出以來便有17座古蹟推出接受非牟利組織申請,而跟據申請資料,政府更會批出一次過撥款,以支付建築物大型翻新工程的部分或全部費用及後只會向團體收取象徵式租金。在第一期計劃中,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 (SCAD) *美國私立大學),便成功申請前北九龍裁判法院作為校舍;而同期另一項目雷生春,便由我校成功申請改建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 (而當年獲選的原因亦與啓德校園成功保育有關,資料至今亦可從網上找到)。

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內容
http://www.heritage.gov.hk/tc/rhbtp/ProgressResult.htm 

希望更多文藝界、從事創意產業及媒體朋友關注此事,並期望政府能以考慮視藝院在這地方上的貢獻和努力,以及校舍對藝術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而繼續以低價租用啓德校園於浸會學視覺藝術院。

並請到以下網址「我想留o係啓德校園」簽名支持
 http://www.gopetition.com/petitions/%E6%88%91%E6%83%B3%E7%95%990%E4%BF%82ava%E5%95%9F%E5%BE%B7%E6%A0%A1%E5%9C%92.html 

這校園,這班房,這走廊,這禮堂 _ 淺談藝術校園建築
http://vapin.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08.html 

* 本文僅代表個人立場


Reds Cheung: 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希望在滴淚的生活中,還懂得批判,懂得浪漫。
逢星期四於 vapin 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