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1

木工學校


由工業的興起,工藝的沒落,到今時今日強調創意革新,過度重視腦筋,還有一種劉德華的服務態度
流汗,似乎變得很下等
體力化,讓人覺得你的智慧有限
但始終,落手落腳,消耗體力,一種踏實地工作狀態,那種實在感無可取締
做所謂的木工已經三數年,其實每到一些準確的切割,完美的打磨,心裡總是有點慚愧內疚。是的,當遇到更好的,才會意識到現在的不足。
機器、工具是有但總有點缺憾,地方勉強不夠用(對,香港就是一個令你活得下,但總是不能盡情舒展的地方),還有,真正的手工技術與自我修練的級數相距得太遠。
最後,究竟有多少身在如此節奏城市裡的人,有耐性慢條斯理地把一件件成品打磨完美。

是次介紹的是一所台灣的木工試驗學校
http://hdg.tosaint.com/(裡面的資訊有點混亂,一貫台灣鄉土風格)

這是一所由退休大學教授開設的非牟利學校
比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早一年開業
現在搞得有聲有色,不斷擴充完善
除培育了一眾業餘(但很專業)學生,還有一些能奪世界工藝獎的工匠老師

懷德居不只是座家具圖書館,更是一所木工實驗學校。創設人藉著庭園、建築與家具的合組,營造優質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環境。藉此平台,凝聚友朋,分享知識,經驗交流,開創視界,已成為探索家具知識的桃花源,因此我們喜以知識館的名號自稱。更盼將來不論在產品、活動、服務及場所創新方面,表現都具特色



這是成果發表會
不要以為這是一家老土木製品的生產工場
這張公開設計比賽得獎的餅乾凳,是由這個女學員製作
女孩子做木工,不但散發另一種的細膩,而且能提升現場成員的士氣和熱情




















喜: 畢業於視覺藝術院系,現為獨立視覺藝術工作者。
慢慢地生活,控制好節奏,然後一點一點地為生命作紀錄

逢星期六VAPIN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