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對眼前迫啪,很自然會發出植根心靈處的力量作反動。當然,那總是會以民族作單位的。
11年日本經歷大地震後,世界各地都為這個東洋島國送上由衷祝福,有次筆者在SOGO打書釘,看到了一本名為「Pray for Japan 世界禱告開始了的那天」的影集,內容收錄了世界各地為日本災民禱告的晚會相片,書本的重量早已超越了本身,出版人的心意只憑一本書冊,把自己所疼愛的民族注入了無限寄意與祝福,愛國的行為似乎並不在於把國歌唱得多麼響亮,或從哀悼總書記而灑下喏大的眼淚中,訴說自己是何等的愛國者。
上年2011年,朋友推薦筆者看一套名為南極大陸的日劇,內容主要是講述二戰時作為戰敗國的日本,背着污名與其他戰勝國協力發掘南極,雖然被其他國家看輕與蔑視,更被委派至南極最惡劣的地方進行探索,但仍憑着勇氣一一克服之。劇集放在震後播出,明眼人大概知道所以然。
![]() |
細小slogan中說「在那夢之中,擁有能夠改變日本的力量」 嘗試拿其他字放進說話中,如「在那夢之中,擁有能夠改變香港的力量」卻 令筆者瞬間想不起那位香港演員的臉可以key回左3的主角中。黎耀祥? |
又,筆者知道韓國是一個民族觀很強的地方,用的是自家品牌,知名電器產品SamSung就是韓國能夠擠身國際的傑作(亞洲四小龍的其餘三地都沒有這樣的實力)筆者的哥哥曾經到南韓旅行,依他所說,南韓人愛惜自己的地方,不管你是好客劉德華,抑或是靚女全知賢,假若到訪者偏離了由他們所設的規矩,即要捱罵。對自己的土地沒有情,相信不會有如此成績或觀念吧,再說04年打入世界盃4強的南韓隊,南韓民眾的震懾吶喊聲更令人刮目相看,「愛自己」的心根本沒有抽稱的餘地。
![]() |
02年世界盃南韓國民。假如敵方球員心理質素稍欠佳,看完紅海後或許 會有「騰騰震」之嫌。 |
然而,要談愛,即要弄清愛的對象是誰,對土地之情,依筆者印象,香港人的創作很少談及這個方面,很少會有希望團結人心(SARS後也沒有)、珍惜香港等主題的創作。抑或香港人不需要這些元素去增強自己對土地的歸屬感呢?(電影頗有紀實味道的陳果、許鞍華算不算?)(城市論壇?自由風自由phone?港台節目算不算?)
你愛香港嗎?對象是地方,去愛的人究竟是誰,這又是說回香港人身份的問題,前陣子坊間進行了香港人身份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的身份意識仍舊是香港人,自詡中國人的百份比更是歷年新低,遊行示威與六四集會的人數的多寡能否作為人們愛香港的一些指標呢?如不是,又有什麼方法呢?
當然,愛香港之前,應該也要問問香港有什麼地方值得去愛。
1. 因為香港首創八達通
2. 因為香港是民族大融爐,什麼國藉也有,充滿活力
3. 野好食,野又平,咩野人都有(野這字好強,分別代表了食物,商品與人)
4. 教育重兩文三語,水平較其他亞洲國家為佳
5. 國際機場吞吐量問鼎國際,物流效率神速
6. 香港人勤力
7. 香港是彈丸之地,卻進駐了米奇老鼠
8. 香港背靠中國,阿爺率領下的中國GDP很強
9. 香港人有創意,創造了多項食品如鴛鴦、菠蘿油、撥仔糕,也得到好評
香港人也許被人詬病說沒有什麼心連心,都是患了都市病的一群,你看看香港住宅的鐵閘門設計已似把人拒絕於千里遠,無辦法嘛!防人之心不可無,頂多星期六買多支旗囉!想凝聚人心?政府派多6千啦!要增加香港人對土地之情?政府再拆多個天星碼頭就ok喇!
後記
此文嘗試以人們對地方的愛心作出發點,其實是筆者近期重溫電影哲古華拉少年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後的點點啟迪。電影著實給人無限力量,把觀眾的視點帶往深處,去感受人可以擁有的憐憫心與堅強,哲古華拉遊歷南美8個月後,在日記中矢言:我已不是昨天的我。此話斷定了他日後推動革命的決心,由一位患有哮喘病的未來醫生褪變成一位革命家。
有人說強人總會存有一份仁心,愛也許會令人變得強勁,無論是愛自己國家的日本人抑或是南韓人,或是仍搞不清你自己是否愛香港的香港人,總應有「我已不是昨天的我」的前瞻心。
但願這話贈給邁向2012年的人們,與嘗試為明天努力的天下人共勉。也為香港獻出虔誠的禱告。
Text :Joseph
逢星期二於Vapin 發表